2005/08/28 | 什么人最惧怕网络?
类别(日记) | 评论(0) | 阅读(12) | 发表于 18:39
几年前,当网络初入国门,我们的媒体都不知如何表达她的好处。曾记得,一家报纸这样描述的:“‘英特网’(有的叫“英特耐特”)比我们的电话传真还要实用”,她不但可以传播声音,还可以传播连续的影象。“当一个地方发生灾情,就通过一条线路,传输比电视还要清晰的图象,帮助救援人员了解现场的一切情况”。

这样的形容还不够,最后在中国普遍地把网络形容为一种高速的信息传播工具,为了便于理解,最后以比喻的手法,名之为:信息高速公路。

这是一个怎样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过去的资料中称,这种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在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了解到世界的任一角落的信息。事实上,后来就不用宣传了,因为互联网一到这片以“四大发明”骄傲,沉淀了数千年文明的国土,就立即成为经济条件允许者的宠物。

其时,为了炫耀自己还与时俱进,赶得上时代,往往以一种自豪的口气向友人说出自己的“伊妹儿”,其情其景,恍如二十年前,向人说出自己柯机、手机号码一样的荣耀。网络一来,就以其强劲的生命力,上至政府主席,下至黎民百姓,迅速普及。于是,我们也得到了种种“便利”——

网络推进政治文明。因为网络,“孙志刚事件”迅速在网络传播,也因为网上群众的呼声,我们的国家取消了收容制度,出台了一部法律,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


网络传实情。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常常上网,已经不是新闻。的确,在网上,咱们的总书记和总理听到了真实声音,体察到了真实的民情。

网络带福音。一些实干加巧干的官员,看到自己的政绩,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而喜形于色。一些商家,为了推销产品,总是瞅空放上一贴,看到频频的点击,而弹额击掌相庆,虽然不久就会被网管删除——免费的广告怎可以?蒙冤的人为网络而庆幸——天无绝人之路,而路在网上!

网络传美名。任长霞其偏于一隅一局座矣,事故瘁死,而事迹首见于网络,遂令全国震动,终为当世公务员之楷模。

网络以其信息高速公路的大名,得到了人类的追捧。与此同时,却成为一些人的“难言之隐”。面对如此怪物,他们恼恨顿生,其身份如何却不得知,只能猜猜,也莫概如此:

1、黑社会头目肯定恨网络。刘涌作恶,竟然免死。非网络,他也许仍可领导他的黑社会部队,调兵谴将甚是繁忙。黑金、美女相当热闹。一朝独霸一方,敛财千万,而成刀下之鬼,怎不恨网络!

2、犯官肯定恨网络。在一方热土称诸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正如文革中一工会主席所言:“你到死我也管得了你”(进殡仪馆,也得他开证明)。因此,嘉禾之乱,竟有“一阵子”“一辈子”之狂言。虽然作为一方土地作威作福、胡作非为兼信口开河,唯难见的却是网络。其时传统媒休皆失声,唯网络还原其面目,结果是中央查办……怎不恨网络!

3、弄虚作假者、谎报实情者更是怕网络。纵有千般欺上瞒下之功夫,手握如椽之巨剑,而只要有人举报、有人公布实情,则功名顿成泡影,画饼顿现原形。刚刚还敲着铜锣“平安无事罗”,却其事实立现于网络:怎不恨网络!

4、贪官同样也会恨网络。其腐败事迹,可以压制于当地,而一旦见之于网络,一发即至,使其毁灭证据、贪国之财等等犯罪事实立现其形于网络;其封锁多年的信息,也同样可能公之于网络……一旦东窗事发亡命外逃,公安局千里追逃,用的同样是网络!怎不恨网络入骨!

有此数猜,纠集起来,网络则成怪物。因此,加强管制,公然监视人民上网者有之;把网络说成比妓院还要淫邪的有之……一句话:网络之害,莫谁与毒也!

然而,网络还是网络。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更不是中性人。网络只不过是高速的信息平台,只不过是“信息高速公路”,只不过是工具,就如公路、铁路、航空、菜刀、斧头、桌、椅、板凳、雨伞、笔……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236]
日记[167]
CG[1]
硬件[1]
软件[51]
时尚[1]
数码[0]
理财[15]
健康[0]
旅游[0]
音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