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07-04-12
http://www5.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9/30 | 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
类别(日记)
|
评论
(0)
|
阅读(51)
|
发表于 06:26
前两天终于忙一个段落了,今天接着给你写一段吧。
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应该也知道,出自《战国策•齐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这段故事其实已经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别人说的未必都是真的,你要懂得鉴别。这个故事还纳入中学教学内容,可见对此有认同感的人极为广泛。但是看别人的故事简单,明白意思也不难,要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有的时候却不那么容易。
这个使我想起前段时间“红”透网路的芙蓉姐姐,那种“自信”委实让众多观众倒牙。不过反过来想想,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当她听到看到网上这么多人赞美她真妩媚啊,真性感啊,便逐渐开始飘飘然起来,于是也让她回忆起当年自己的“与众不同”,把批评与不合她意的不同看法视为嫉妒,甚至于最后非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她非凡的“美丽”,出众的“才气”不可。但是她不知道,其实这些赞美大多只不过如同早年相互见了会问一句“你吃了么”一样,不见得人家会请你吃饭,你吃过没有人家其实不关心,这只是一种礼节,当不得真。只不过她不懂或者不愿意接受,网络语言有着他自己的规则。
善于赞美他人是一种很高尚的美德,每个人都需要鼓励,都需要他人的肯定。只是如果我们对此太过执着,太过顶真的话,我们很可能就因此失掉一个真实的自我。失掉一切提升自我的机会。
能够坚持自我反省已相当不易,要做到客观评价自我更是不简单。邹忌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把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最终不受影响确实了不起,而且能够通过这个事例让齐王明白善于纳谏、分辨真伪的重要性便更为难得,所以才让后人不断引用,以为劝诫。但实际上,你想想看,真正喜欢他的人是谁,世界上最“私”他邹忌的人是谁?是他自己!所以很多情况下,是自己先开始欺骗自己,然后再到他人那里去寻求支持,甚至过滤掉各种不合自己口味的劝解,更不必说批评和讽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为了增强自信,适当的自我肯定在很多时候确实也需要。非常成功的卡耐基培训就有这个课程。
只不过,我们要有知道自己真实一面的勇气,最终坦然接受真实才是真正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太多的自我欺骗成分。美国的老中国通费正清老先生在一百年前就写过,他实在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一面对金钱口诛笔伐,背后却无以不用其极的追逐抢夺,这种黑色的幽默他不懂。当然现在这个观念已经彻底是另外一个状况了,金钱至上在很多场合已经有些过头了。不过我还是认为金钱至上至少比伪善的鄙视要强得多。
是的,实际上你也对这些伪善的成分很反感。看到很多高位者口中时刻不离无私奉献,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背地里却坑蒙拐骗强抢豪夺,你也会忍不住痛骂急咒。可是你是不是也可以适当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时常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自我欺骗呢?把“公正”当作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的工具?
《农民调查报告》里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安徽。报告里是这么写的:
最不可思议的,还是临泉县白庙镇王营村后来发生的事情。王营村村民写给有关方面的告状信,长达七八千字的状纸开篇写道: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进入法制社会的今天,我们王营行政村村民的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还在遭受着如此野蛮的侵害,请看白庙镇党委副书记李侠、镇民政办主任周占民、村支部书记王俊彬在王营的暴行吧!”
看到王俊彬的名字,我们不由一惊。
——这不就是当年那位带头上访,一度被通牒追捕,开除党籍,后受到中央的关注解决了问题、恢复了党籍并被选为村支书的王俊彬吗?
怎么在王营村“被迫无奈又一次举行集体上访”时,当年的这位上访的领袖又成了被上访的对象呢?
从状纸上看,王营村今天又一次出现干部私闯民宅、扒粮打人的事,并隐瞒国家下拨的“灾歉减免款”,村民们提出意见后,镇村干部恼羞成怒,依然故伎重演,动用执法机关上门抓人。告状信在陈述了“灾减款事件”后,这样写道:
“农业税灾歉减免款,是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大灾之年拨下来减免灾区农民农业税的专项钱款,这是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当然也为了让农民在大灾之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知道党和政府时刻在牵挂着农民的生活生产,时刻都在关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钱上也敢做文章的官们,他们搂走的,就不是一笔普通的资金,那是党和政府对灾区农民的一片爱心啊!”
看到这则故事的人们,大多会明白,没有监督机制的运作,大权在握的人很难做到不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是啊,这个确实是真理,无法否认这就是出现这个故事的症结所在。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个监督机制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她需要一些什么条件。她需要的是我们最大多数的公民,不再把“公正”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利益的手段。这是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立身之本,一种我们社会赖以生存下去,将来能够有和其他民族竞争的起码素质。
我们要遵守诺言,遵守我们自己订立的口头契约,社会的监督机制就是建立在这种契约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最大多数人的遵守,用一种敬仰与敬畏的态度来遵守的话,我们所向往的这种监督机制永远都不可能建立起来。
如果我们还有什么要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话,这个就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有长远价值的思想遗产。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能够为这份遗产作一份贡献而感到自豪。
就从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开始吧。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236]
日记
[167]
CG
[1]
硬件
[1]
软件
[51]
时尚
[1]
数码
[0]
理财
[15]
健康
[0]
旅游
[0]
音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