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30 | 《世界之战》
类别(日记) | 评论(0) | 阅读(24) | 发表于 06:27
——末日恐惧下的真相

  斯皮尔伯格从孩提开始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我们感谢他将我们的想象放大实现在那一块宽银幕之上,应当承认斯皮尔伯格的顽童心态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沙尘起,我们总是免不了对外太空充满好奇,并且引发对不明飞行物的各种猜测,同样这一切也正是斯皮尔伯格的兴趣所在。《E.T》和《第三类接触》作为斯皮尔伯格颇为成功的两部外星人影片,给我们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风格,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多元化风格的斯皮尔伯格。影片《E.T》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存在孩子心中的美好童话,而《第三类接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全方位的写实风格,虽然两部外星人影片在风格上反差巨大,不过斯皮尔伯格在两部影片中都让外星人以一种善良的形象出现来与人类发生交流。新作品《世界之战》也讲外星人,只不过这一次斯皮尔伯格却已不再让他们美好再现,一种邪恶的外星人形象开始在他手中全新打造。

  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这都是一部让人感觉不到与以往斯氏风格有联系的电影作品,压抑和血腥充满了整部影片,如果硬要让我挑一部与《世界大战》相近的斯氏作品的话,我会挑《人工智能》,也就是说我从中品到了库布里克式的那种黑暗而绝望的味道。事实上影片给我的感觉并不象是在看一部科幻电影,而象是在阅读一部惊悚小说,斯皮尔伯格对于原著精神的传达还是到位的。

  比较奇怪的是,这部影片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斯皮尔伯格以往电影中对特效视觉的倚重,这对于斯皮尔伯格的科幻作品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早期的《大白鲨》和《侏罗纪公园》,还是后来的《少数派报告》,都可以看得到大量特效为影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常令观众叹为观之。影片的名称《世界之战》事实上与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很相合,外星人对地球发动了进攻,在面对强大的外星人攻击力量,人类根本无力抵抗。整部影片所讲述的都是人类的逃难史,所以说也根本没有太多的人类与外星人的激战场面。

  说到人类反抗外星人的电影题材,应该不会忘记那部当年颇为出名的影片《独立日》,可是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把《世界之战》打造成象《独立日》这样的商业娱乐片,同样也没有宣扬那种虚假的热情。《世界之战》可能更象另一部同题材电影《天兆》,时时刻刻充满了惊悚的效果,人类生活在惊惧之中,不断地奔跳,躲避外星人的屠杀。汤姆克鲁斯不再化身为英雄,只是一个蓝领工人,一个不够尽职的父亲。以小见大是好莱坞影片的惯用模式,镜头围绕着一个父亲和一对儿女的逃难历程展开整个故事。

  在整部影片中我们感觉得到那些特效场面更多起着绿叶的作用,反而并不如以前那样会受到关注,如果观影过程中过分关注场面而忽略整个故事无异于买椟还珠。影片中更多的是残酷的表现出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时所表现出的各种人性真实面,另外也花颇多笔墨描绘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亲情”,亲情就象是好莱坞的基本套路,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毕竟斯皮尔伯格不是库布里克,不会让一部影片拍得彻底黑暗而无一丝光亮,哪怕是当年的《辛德勒的名单》也会有曙光出现。主人公雷和儿女这间存在隔阂,当他带着儿女走上逃难的路上后不断面临着和儿子的矛盾冲突中。一方面展现出两种年龄层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态度,表现出青春热血与务实责任感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突出表现了雷作为父亲由于缺少责任感而导致父权威望的扫地。

  影片极力营造了一种危险迫近的恐惧氛围,从乌云遮天到天雷击地,以及三脚机器用激光将人类瞬间轰得灰飞烟灭,镜头跟随着雷亲历整个过程,惊魂未定的恐惧。一步步将恐惧推进加强,通过小女孩的眼睛展现河流中飘过来越来越多的尸体,将恐惧进一步升级。直到嗜血的外星人将人类的血液吸干,尸首粉碎遍撒田野,被人血染成红色的世界将这种恐惧感推至极致。不仅从视觉上来表现恐惧感,另一方面也从人类自身的恐慌来反衬出这份恐惧。失控的逃难人群,为了争夺一辆汽车逃命引发人类相互间的自我残杀。在面对毫无胜机的情况下,人类内心的恐惧让人类自我崩溃。蒂姆.罗宾斯所饰演的那位狂热的抵抗分子在面对外星人时那种失去理智的行为同样可用内心恐惧来解释。

  影片其实并不想按主流模式走,可这事实上并不容易,主人公雷并不是英雄人物,但是他最终还是变成了一个美国式的英雄。总是觉得斯皮尔伯格似乎一直在矛盾中徘徊,不停地在妥协和平衡。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最后还是开始渲染起了亲情,父亲拼死舍命去救女儿,最后引来人类的团结,炸毁了外星人的飞船,毕竟好莱坞还是喜欢这样的故事。但可以相信这种充满血腥画面的电影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并不多见,而且也是少见的限制级影片,整个故事层层平实推进,并没有过多的商业化起伏和高潮,在影片结尾处让外星人突然死去,影片大部分还是背离了主流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我们看不到象《独立日》那样人类团结一致抗击外星入侵者,也同样看不到高涨的民族热情,现实却是不可回避的灰暗,就象911后的美国社会。

  斯皮尔伯格所描绘的这幅幻想现实主义画卷,残酷地揭示出各种人性,并将所以人类文明的定式击碎,唯一肯定的只是人类最基础的亲情。雷这个人物事实上是个拥有可怕生命力的人类,他面对恐惧有足够沉着的心理,同样也有不顾一切的手腕,为了自救他同样可以杀死收留他的那位狂热抵抗分子。事实上这才是美国人最真实的面貌,或许这正是斯皮尔伯格在《世界之战》中所要体现出来的。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236]
日记[167]
CG[1]
硬件[1]
软件[51]
时尚[1]
数码[0]
理财[15]
健康[0]
旅游[0]
音乐[0]